滕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银发经济,打造老年人服务新模式的提案(第341号)》已收悉,经与您前期沟通,您提出的建议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从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主体等四方面,助力银发经济,创新老年人服务模式,提高老年服务质量。经商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服务范围方面的建议
沈阳市于2023年创新开展“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印发《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育导则(试行)的通知》《沈阳市物业小区养老服务点建设指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形成“区县(市)有机构、街道(乡镇)有综合体、社区(村)有站、小区有点”的“四级”养老服务架构体系。202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不健全、服务碎片化,供需对接不够精准等问题,遵循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对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作出了具体部署。我市全面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加快完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一是培育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各地区至少培育1个公办养老机构作为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在履行兜底保障、失能集中照护基础上,拓展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功能。二是升级乡镇(街道)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可依托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或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少培育1个乡镇(街道)级服务中心,发挥中心的枢纽作用,突出服务转介、技能培训、资源链接等功能。三是推进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发挥村(社区)服务设施支撑作用,做好短期托养、日间照料、老年助餐、助浴、上门服务等。四是推进等级物业小区服务点建设,在等级物业小区依托物业用房、业主会所或其他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养老服务点,结合实际开展养老服务政策宣传、资源公示等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链接到养老服务资源。
二、关于在服务内容方面的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老干部大学示范引领作用。发挥老干部大学、老干部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主阵地作用,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引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支撑的老干部人力资源这篇大文章。对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新址装修改造,接待活动、来访老领导近2000人次。2024年,市老干部大学本部共开设183个教学班,10个短期班和55个专业,5个精品班,比2023年新增23个教学班,2个专业和2个精品班。增设大东、妇联两所分校和北陵校区,开设短期班22个,学员报名总人数近7000人次。2025年老干部大学办学规模力争达到8000人次以上,把沈阳老干部大学打造成新时代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阵地。
二是稳步推进老年教育。完善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和平区、沈河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法库县等五区社区学院获评教育部首批“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样板案例”;社区教育特色项目获教育部表彰推介并进行现场展示—荣获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3项;皇姑区牡丹社区作为全国学习型社区典型案例在开幕式活动现场进行展示,并向参会领导进行了专门宣介。推动老年教育送课进社区,结合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开发包括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舞蹈、绘画、书法、音乐等课程累计35个门类,依托1153个社区幸福教育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做好送课进社区工作,推动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城市建设,2024年全年累计送课12万余课时。2025年持续实施幸福教育进社区行动,新培育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市级示范点60个,开发多元化课程门类累计达到40门,全年累计送课不少于12万课时。
三是不断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加强城乡老年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老年人拓展提供文化活动场地,2024年新建村文化广场30个,全市各级各类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都专门设置老年人文化活动、读书看报、参观游览场地或设施。开展丰富多样老年文化活动,组织文化惠民小分队深入到景区、商区、社区、村等地区,共计开展了55场艺术惠民演出,参与人数达4.8万人次;组织开展沈阳都市圈第二届中老年春晚活动,历时100天,展现了中老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关于在服务对象方面的建议
一是完善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以开展国家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为契机,建设“盛情康养”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政策找人、机构适配、助餐服务、业务申办、健康医疗、文体教育、养老金融、旅居养老、资源查询、产品链接”等养老服务功能,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场景,推动实现智慧养老“掌上服务”。
二是加强经济困难老年群体保障。为特困人员、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进一步健全困难老年人意外伤害风险社会分担机制。对经济困难家庭老年人发放失能护理补贴。落实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将照护服务对象范围扩大至经评估为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年龄在80周岁及以上),推动集中照护服务政策更多更公平惠及经济困难老年人。
三是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落实《沈阳市2025年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工作计划》,组建沈阳市“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骨干团队;组织各地区发动老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与社会服务,培育发展“银龄行动”示范项目,开展老年志愿服务培训活动,全面做好老年志愿者安全保障,发掘“银龄行动”典型案例、先进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志愿服务个人。
四、关于在服务主体方面的建议
一是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以服务银发经济、发展普惠养老为使命,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培育孵化健康养老新兴产业等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组织推动和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域央地合作,鼓励吸引各类企业参与银发经济相关产业。
二是促进老年产品研发生产应用。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老年用品、十大类纺织品等国家级目录,宣传沈阳老年用品。经工信部评选,我市推荐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家庭陪护机器人)、沈阳爱尔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制氧机)、沈阳市华研电子有限公司(负离子康健仪)、沈阳天仁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艾灸仪)、沈阳娅思丹莉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定位警示多功能冲锋衣)等7种产品全部入选。发展老年康复辅具租赁服务,指导各区县(市)至少培育1个康复辅具租赁服务中心,满足周边老年人康复辅具租赁服务需求。
三是发展旅居养老。指导涉老社会组织举办2025沈阳都市圈旅居养老推介活动,对接我市与都市圈各市及外省市旅游康养资源,发布2025沈阳都市圈旅居养老资源名单。会同市文旅局、市商务局、沈阳铁道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制发我市关于加强开办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的实施方案。通过积极制发我市旅居养老宣传片,常态化开展旅居养老宣传工作。
四是促进品牌化发展。推动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东北亚国际老龄产业创新与合作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落地沈阳,指导涉老社会组织同期举办沈阳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为我市老年产品用品及服务类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感谢您对老龄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老龄工作处
联 系 人:刘晓春
联系电话:23468813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