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哲、马平、朴成哲、赵玉来、徐冰、赵东委员:
六位委员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沈阳市“嵌入式”养老协同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提案内容,结合前期电话询访了解,此次提案涉及以下4个事项:一是进一步完善“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依据;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嵌入式”养护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三是积极协调、服务、引导社区和社会力量均匀合理地匹配资源;四是鼓励建设“嵌入式养老社区”项目;五是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一、加强设施建设
2019年10月,我市颁布实施《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其中明确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着力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阵地。市政府将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民生实事高位推进,时任市长姜有为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分管副市长郑滨十余次现场办公并听取专项汇报,市民政局成立6个工作专班,全面压实责任、反复动员部署、实时跟踪进展。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市共建设改造了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02个,这些设施均不同程度地嵌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专业周到的服务。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要为周边1-2个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站主要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养生、老年教育等服务。遍布全市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受到广大老年群体的一致欢迎,国家、省、市多家主流媒体对我市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激活社会参与
2018年,我市出台了《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沈民〔2018〕175号),将营利性养老机构纳入补贴范围,在提高建设补贴标准的同时,新增运营补贴和连锁运营补贴。近两年来,市政府严格落实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在用房保障、资金补助、购买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出台有效激发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投资领域活力,吸引了大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一是吸引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市政府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五彩阳光城合作参加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目前已在全市建设普惠养老床位2386张。同时,与华润、泰康、北京乐老汇、辽宁德澜等养老服务机构在运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二是大力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利用国家、省、市财政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万佳宜康、仁爱畅晚、润德等本地养老服务企业品牌化、连锁化运营,为他们发放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连锁运营补贴。
三、合理匹配资源
设施配备方面,市政府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纳入到地块规划条件中,落实新建居住区按每百户35平方米、已建居住区按每百户25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实现了养老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服务保障方面,依托统一的《沈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开展星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为社会力量发放补贴,保证了服务标准的规范统一。出台《沈阳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在全市选定100个社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为低保、低保边缘户等家庭中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0—45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为八十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七十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市民政局对210名上门服务员进行了统一培训,确保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制式标准、优质专业的服务。
四、发展品质养老
我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泰康之家·沈园项目”“华润润馨汇养老中心”“中国健康养老集团”“九如城”等一批国内养老行业龙头企业。2019年,在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的积极争取和努力下,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被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列为全国首批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扶持的养老服务企业,获批扶持资金2400万元。服务中心依托五彩阳光城养老社区而建,从硬件方面的适老化无障碍设计、养老和医疗设施配套,到软件方面的服务管理,都力求充分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能够为本区域内的3000余名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行、助医、家政等高品质服务,被评为沈阳市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引进更多国内外知名为老服务企业入驻沈阳,增加高品质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教育、健康、金融、地产、物业、家政等行业融合发展。
五、夯实政府责任
组织领导层面,我市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研究和推进养老工作。连续三年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对各区、县(市)政府的绩效考核,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同时,充分发挥沈阳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34个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实行“组织发动、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在市政府的引领带动下,各区、县(市)政府也先后成立了领导小组。三年来,市、区两级领导小组共组织召开工作会议25次,着力研究解决宏观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问题,有力推动了养老服务工作扎实开展。财政支持层面,市、区两级财政均建立了专项资金。2019年、2020年,市财政分别安排1.33亿元、1.92亿元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2021年,市政府继续加大对养老服务项目的投入保障力度,安排养老服务业预算补助资金约2.06亿元,用于落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免费条款、机构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补助经费、提升养老服务工作管理水平等项目,为我市高质量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积蓄后劲。行业监管方面,我市以治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启动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以公共门户信息网站、大数据中心和移动端载体为支撑,构建了大数据支撑、全业务覆盖、多维度监管的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全市老年人口数据、服务组织数据、服务记录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星级养老机构监控视频全部接入平台,养老服务管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下一步,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将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综合监管,完善以服务绩效为核心的星级评定办法,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持续开展养老服务市场综合检查整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建立信用“黑名单”制度,确保相关政策和资金落实精准到位。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
联 系 人:沈华
联系电话:23474008,13072456286
沈阳市民政局
2021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