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银发经济创新潮共筑老有所为之金色梦想的深化策略的建议(第0077号)已收悉,经与前期沟通,您提出的建议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1.构建老年创业创新支持体系;2.加强老年教育与技能培训;3.营造老年创业创新良好氛围;4.强化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经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数据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构建老年创业创新支持体系的建议。
一是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2024年初,民政部国家数据局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的通知》(民函〔2024〕5号),以地级市为单位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工作,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地方自建养老服务系统,通过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系统对接、功能拓展等形式形成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和养老服务全流程智慧监管。经与市数据局慎重研究,沈阳市前期工作基础较好,打造精准智慧养老平台具有可行性,经积极申报争取,沈阳市成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48个试点城市之一。今年,市民政局以开展国家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为契机,建设“盛情康养”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政策找人、机构适配、助餐服务、业务申办、健康医疗、文体教育、养老金融、旅居养老、资源查询、产品链接”等养老服务功能,推动实现智慧养老“掌上服务”。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沈阳市推出稳增长惠民生若干政策举措,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围绕老年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制造、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银发经济重点项目。近年来,我市新松机器人等一批智能养老领域企业,通过技术研发与场景创新,构建了覆盖康复训练、生活辅助、健康监测等多维度的智慧养老产品体系,智能行走训练机器人、智能居家适老化设备、日常照护机器人等产品不断涌现。
三是搭建展示平台。推动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东北亚国际老龄产业创新与合作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落地沈阳,指导涉老社会组织同期举办沈阳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为我市老年产品用品及服务类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二、加强老年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建议
一是探索发展新型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组织,学校与老年学员,校本部与分校、教学点全覆盖、无缝隙的新型办学模式,加快完善沈阳老年教育办学体系,以丰富沈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主线,以“线下+线上”两种模式为桥梁,不断完善城乡适老化服务功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幸福教育服务课程体系及服务资源。
二是构建“四级”办学体系。发挥沈阳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能,着力推进社区教育覆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办学体系,逐步扩大送课覆盖面。结合社区老年人学习需求,依托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和区、县(市)社区教育学院的市区两级兼职教师面向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派课。培育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点位270个和村屯幸福教育课堂点位600个,创建省级示范性老年学习中心10个,13个区县(市)老年大学全覆盖。
三是开发多元化课程资源。以老年人为重点服务群体,扩大老年大学发展规模与老年教育辐射范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推进老年大学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协同合作,发动多方主体共同发力,为已累计开发老年教育多元化社区教育课程35门类,涵盖老年人视频剪辑、电子设备使用等多元化内容,年均送课超过10万课时。
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力量。通过扩充讲师团规模,建立社区兼职教师管理培训制度等方式,组建起一支1.2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促进社区教育课程质量和服务水平“双提升”。
三、关于营造老年创业创新良好氛围的建议
为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提升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质效,我市严格按照《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符合条件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创业者,提供额度不高于3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同时,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个人贷款由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提供担保支持,减轻了贷款者担保压力,同时为贷款增信扩面。
四、关于强化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的建议
一是强化创业孵化基地支持。2024年,我市印发了《沈阳市创业孵化基地相关工作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基地给予10—40万元运营补贴、20—50万元等级评定奖励,进一步培育、规范、引导、扶持我市创业孵化基地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2024年沈阳市社会组织创新支持孵化基地揭牌,是集党建指导、培育扶持、能力建设、场地支持、信息交流、项目推介、合作洽谈、品牌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性、专业性的社会组织支持枢纽平台。引领涉老社会组织加强品牌建设,在孵化培育中成长壮大。
感谢您对老龄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老龄工作处
联 系 人:刘晓春
联系电话:23468813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