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适老化改造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与您前期电话沟通,您提出的建议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1.全面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2.积极打造居家无障碍养老服务生活圈。
一、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
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显著。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是热门的民生实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一件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经2020年底排查,全市未改造和需要再提升的老旧小区共计1723个,涉及居民77.6万户。我市从2021年起,利用5年时间完成新一轮的改造任务。2021年改造126个,2022年改造475个,2023年改造855个,2024年改造267个,2025年对全市老旧小区开展“回头看”,进行再摸底、再排查、再提升。为进一步落实国家适老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居住更安全、出行更便利,市房产局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适时倾斜,增加适老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开辟活动空间、增设电梯等,并积极打造完整社区。具体如下:一是设置道路标识,完善小区车行、人行道路系统,明确消防通道和无障碍通道。二是完善适老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增设无障碍坡道、无障碍门、无障碍台阶、无障碍扶手、和无障碍车位。根据居民意愿,在符合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2023年我市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部。三是完善小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同步实施物理空间、辅助器具适配、无线烟感、智能安全监控等改造。增设老年人饭堂、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室等。建设综合服务站、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老年宜居环境全面提升。市民政局指导各地区按照A类(优先申报)、B类(储备申报)提前筹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推动全市银行网点设置老年人业务办理“绿色窗口”或“爱心通道”,全市银行网点均配备了基础助老设施,70%的银行自助设备已具备“关怀模式”或“长辈模式”等适老化服务模式。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3条,上线推广使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32辆,开通地铁“爱心预约”微信公众号服务,设置老年人候车座椅、乘车座椅等。
二、关于积极打造居家无障碍养老服务生活圈
一是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0年我市印发《沈阳市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606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2021年以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契机,完成了4500名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2年印发了适老化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了城乡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全覆盖的改造目标。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了改造项目“私人定制”,“一户一案”对老年人住所进行必要改造,配置设施设备,实施远程看护。从专业评估开始,改造的每个环节都邀请老年人共同参与,根据老年人生活习惯设计方案,从细节上体现关怀,提升老年人获得感。按照每户最高3000元标准,目前已为10319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二是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打造大数据“监督舱”。市民政局依托“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适老化改造项目申请、评估、设计、施工、验收、整改等全流程线上监管。同时,打造“智能看护”场景。以此项工作为契机,全市各区县(市)分别招标了智能化服务企业,搭建区级智慧平台,为服务对象家庭配备紧急呼叫、生命体征监测等设备,提供远程看护服务。四是搭设信息化“回访屋”。依托市运营中心定期对适老化改造家庭进行电话回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群众满意度达95%。三是加强居家上门服务配套。在全市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低保、低保边缘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20-45小时不等的免费上门服务,为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小时的免费上门服务,服务项目涵盖理发、助浴、助餐、室内清洁、起居照料等,累计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137万人次,服务时长超200万小时。今年,市民政局还将以开展国家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为契机,建设“盛情康养”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政策找人、机构适配、助餐服务、业务申办、健康医疗、文体教育、养老金融、旅居养老、资源查询、产品链接”等养老服务功能,推动实现智慧养老“掌上服务”。
感谢您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管处
联 系 人:沈华
联系电话:024-2347436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