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高龄及失能失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与您前期电话沟通,您提出的建议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1.优化居家养老助餐服务;2.完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供给;3.加快推进小区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4.加强居家养老护理人员专业培训;5.增加居家养老上门助浴服务供给。
一、提升老年助餐服务品质
2023年4月,沈阳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重要讲话要求,发展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市民政局以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了《“舌尖上的幸福”沈阳市老年人助餐暖心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将建设老年人助餐点列为2023年民生实事,在全省率先推开老年助餐服务。陆续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274万元、省彩票公益金587万元,助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2024年10月25日,举办了首届沈阳市“舌尖上的幸福”老年助餐点营养餐大赛,被国家、省、市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沈阳市“幸福长者食堂”达到224个,助餐点数量全省第一,形成了养老服务机构+助餐、中央厨房+助餐、物业+助餐、村集体经济+助餐、社会组织+助餐等五类服务模式。2025年,我市将持续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对全市社区长者食堂开展星级评定,会同沈阳市营养师协会共同培育营养健康示范长者食堂10个,组织开展第二届“舌尖上的幸福——老年助餐点营养餐大赛”。积极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沟通,优化为老年人送餐流程。制定“慈善+助餐”服务指导意见,广泛发动慈善组织为长者食堂助力,广泛宣传省慈善总会资助的8家长者食堂,进一步提升我市老年助餐服务品质和影响力,惠及更多老年人。
二、不断深化医养结合服务
实施等级评定制度,对照国家标准,指导各机构在硬件设施、照护水平、服务标准、安全规范等方面对标达标,将星级等级与运营补贴挂钩,引导养老机构发展面向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全市星级养老机构累计达到189家,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同时,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能力,引导养老机构提高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的养老机构占比,与医疗机构开展签约服务,鼓励机构开设失智老年人照护专区。拟于近期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沈阳市养老服务领域医养结合的工作措施》,从培育医康养护一体化项目、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协议合作、提升居家社区医养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明确。总结推广和平区怡园长者照料中心、浑南区德澜全运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医服务试点经验,2025年计划培育医康养护一体化养老机构20个。与市医保局紧密合作,提前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养老服务机构的培育工作,为全面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做好服务机构储备。
三、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是热门的民生实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一件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经2020年底排查,全市未改造和需要再提升的老旧小区共计1723个,涉及居民77.6万户。我市从2021年起,利用5年时间完成新一轮的改造任务。2021年改造126个,2022年改造475个,2023年改造855个,2024年改造267个,2025年对全市老旧小区开展“回头看”,进行再摸底、再排查、再提升。为进一步落实国家适老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居住更安全、出行更便利,市房产局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适时倾斜,增加适老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开辟活动空间、增设电梯等,并积极打造完整社区。同时,市民政局指导各地区按照A类(优先申报)、B类(储备申报)提前筹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推动全市银行网点设置老年人业务办理“绿色窗口”或“爱心通道”,全市银行网点均配备了基础助老设施,70%的银行自助设备已具备“关怀模式”或“长辈模式”等适老化服务模式。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3条,上线推广使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32辆,开通地铁“爱心预约”微信公众号服务,设置老年人候车座椅、乘车座椅等。
四、组建专业化居家护理人才队伍
为确保上门服务人员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制式标准、礼仪规范、周到细致的服务,市民政局面向居家养老从业人员建立了系统的培训和监管机制。一是建立上门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各地区民政部门围绕理发、助浴等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每年组织居家上门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上门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和专业素质,确保上门服务人员100%持结业证上岗。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落实《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区指导承接主体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配备充足的服务人员,严格履行约定,定期检查考核各承接主体的服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和研究承接主体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依托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对享受待遇的老年人或其家属开展电话回访,每月向各地区反馈回访情况,对于虚假服务、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确保100%整改到位。三是建立满意度评价制度。落实《关于开展上门服务满意度评价和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以“养老服务小程序”为载体,由服务对象对上门服务进行事后评价,由市、区县(市)民政局对评价结果开展统计、跟踪、考核、公开等系列工作,截至目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五、增加上门助浴等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我市从2021年起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低保、低保边缘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20-45小时不等的免费上门服务,为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小时的免费上门服务,服务项目涵盖理发、助浴、助餐、室内清洁、起居照料、陪同代办等,目前已开展免费上门助浴服务达到5464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1万小时。同时,引导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开展上门助浴服务,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方式,培育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服务格局。
感谢您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管处
联 系 人:沈华
联系电话:024-2347436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