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皇姑区坚持党建引领,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区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线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皇姑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从党员干部中抽调精兵强将,深入一线服务企业,加强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督查指导,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为今年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硬核”措施保障复工复产
企业复工,安全第一。连日来,鸭绿江街道应急办主任裴少华结合街道辖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员工多为外省市人员、90%以上为个体经营企业等实际情况,每天到企业开展地毯式走访,指导并帮助企业落实好复工前的人员防护、消毒消杀、安全生产、进出车辆管控等措施,监督企业对员工完成“体温监测、填表登记、发放口罩、防疫安全知识教育”四个“规定动作”,守住第一道防线,确保无输入性疫情发生。自春节过后,裴少华带领应急办工作人员先后走访了167家企业,帮助指导53家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为全力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鸭绿江街道城管办主任那铭实冲在第一线,他每天早出晚归,到企业、沿街商铺、社区和村屯,把疫情防控各项具体措施抓到位、落到底,带领志愿消毒小组对文官村和观音村沿街营业的超市、药店、菜店、小理发店和便利店进行消毒。他还督促新环洁保洁公司对村屯的16座公厕、23个垃圾倒运箱、25个垃圾桶、6辆垃圾收集清运车、垃圾压缩站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对村屯的卫生死角和重点区域进行清扫,并对乱排乱卸的垃圾残土进行清运。
同样是鸭绿江街道的干部,经济发展办主任申海云,坚持“防疫生产两不误”,在摸清辖区内大小企业复工需求和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后,细化复工举措,引导企业科学复工。采用边审核边复工边督导的方法,为企业注入“强心剂”,给职工吃下“定心丸”。
“点对点”保障,“心贴心”助力
3月8日早5时30分,五辆标有“沈阳皇姑赴朝阳喀左接收农民工返岗复工直通车”的大客车,从皇姑区荣盛城二期项目现场出发,直奔朝阳,去迎接该项目的96名返岗农民工。车上同行的,还有来自区人社局、城建局、卫健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复工的一大难题就是工人滞留在外地回不来,而工期不等人,这可急坏了项目单位。皇姑区人社局在走访中了解到,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荣盛城二期,就有在喀左县的近百名农民工急需接回。
防控在持续,复工等不及。区人社局第一时间主动回应企业关切,联合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周密的“点对点”接收农民工返岗复工实施方案。既要解决企业问题,又要保证防疫安全,人社局首先统计了返岗农民工的身份信息,然后对接喀左县人社部门,再协调当地街道社区或村委会,为农民工开具健康出行证明,又协调当地公安、卫健部门,维持乘车秩序并做好防控工作。区城建局按照防控标准,指导企业完善各项防控措施,为农民工返回后顺利开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区卫健局则组织专业人员做好运输全程的人员测温、车辆消杀等各项防护。
3月8日当天,各有关部门按返岗人员名单制定编号,固定座位图;上车、下车、中途休息等实行全程6次测温、消杀,并详细记录;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交健康证明和健康承诺;企业出具与返沈农民工的劳动合同承诺;每台车配备两名驾驶员,提前设定好行驶路线……全过程各环节均实现了封闭运行,做到安全、平稳、有序,确保全程可追溯。
当晚20时,五辆大客车返回荣盛城二期项目现场,卫健局工作人员进行最后一次测温登记和车辆行李消杀,而项目方早已准备好了夜宵和宿舍,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项目施工方葫芦岛东北金城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宪文激动地说:“项目施工也有时令性,错过了两三周交付可能就要跨年。皇姑区这么多部门帮助我们安全接回了百余名工人,解决了大问题,项目马上就能开足马力建设。”
孟宪双是此次返岗农民工之一,能够回到项目工地继续干活他显得特别开心,“俺们干一天活儿赚一天钱,从家门口给咱接回来,不用核计吃住,一天工不耽误,又能赚钱了,家里都跟着高兴!”
9家企业落地签约额127亿元
在3月5日沈阳市举行的重大项目“云签约”仪式上传来喜讯,皇姑区与“独角兽牧场”、智慧联合创新实验室等9个项目签约,签约额127亿元。
其中“独角兽牧场”项目是由皇姑区与香江集团签署协议引进的,该项目落地后,不仅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还将引入创新创业导师,签订服务合作及战略合作机构,完成科技服务沙龙类活动,助力皇姑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