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阳市救助管理站从五个方面入手提高服务水平(2005/12/28)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沈阳市救助管理站切实强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救助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救助求助人员 6200 多人次,为 5500 多人提供乘车凭证,救治精神病人 337 人,救治危重病人 315 人,安置呆傻人员 110 人,安置流浪少年儿童 30 人。先后收到感谢信 200 多封,锦旗 40 多面,新闻媒体报道好人好事 220 多条。
一是改造服务设施,创造了良好服务环境。 去年以来,救助站争取财政资金 220 万元,全部用于改善救助服务环境建设上。求助人员的居室实现了单人单床,配备了电视机;建设了可供 200 多人同时用餐的食堂,并配备了消毒柜、保温箱和一次性餐具; 设立了可供 50 人阅读的图书室、 30 人活动的棋牌室;新建了可供 10 人同时洗浴的洗澡间和篮球场。
二是建设网络平台,提升了管理效率。 投资 30 多万元,配备了 30 多台计算机,搭建了局域网平台。 从求助者入站到出站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微机管理。为准确掌握救助管理工作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的救助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救助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内部协作,提高部门间协同作战能力。 坚持每天例会制度,班子成员与各部门负责人每天上班后都要召开碰头会,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同时,坚持问题不过日,当天问题当天开碰头会协调解决;紧急情况,全体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一起到现场共同研究解决。
四是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覆盖全市的管理网络。 起草并以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协调建立了沈阳市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证全市救助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是形成救助合力,妥善安置和救治求助者。 三年来,以寄养的方式安置 80 多名呆傻人员到乡镇级敬老院,每人每年 3600 元生活费, 400 元医疗费,包干使用;市财政把上述经费列入救助管理业务经费中,专款专用。在流浪乞讨人员危重病人救治方面, 沈阳市救助管理站 协调公安、卫生等部门达成了共同救助危重病人的协定,指定 2 家医院作为救治危重病人的定点医院,通过 110 、 120 等特服机构收送这些危重病人。
作者:沈阳市民政局信息中心 刘柏青
时间:20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