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来,快进来!”2月19日晚,天刚擦黑,皇姑区陵东街道金山社区兰州面馆的老板马大叔连声招呼着,把刚交班的社区值守志愿者请进小店,回身进了厨房。没两分钟,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和可口的拌菜端到志愿者面前:“冻坏了吧,快趁热吃!”
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小饭店都没开始营业。
可是,马大叔从2月13日开始就忙活开了。每天早上7点,马大叔就来到店里,打开房门和空调,请值守的志愿者轮流进屋避寒,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直开到志愿者收队。附近的志愿者都亲切地称呼他“牛肉面大叔”。“牛肉面大叔”名叫马风云,一家人从甘肃兰州来到沈阳整10年。马大叔说,早就把沈阳当成了家,把自己当成了沈阳人。看到排查值守的志愿者冻得小脸通红,只能吃方便面、面包充饥,马大叔就决心以自己的方式支持防疫工作:“我这店空着也是空着,给志愿者做碗爱心面,感情杠杠地!”
志愿者小郝说,马大叔给做的牛肉面,牛肉片都是加厚的,香在嘴里、暖在心里。他偷偷给马大叔留下面钱,还被大叔“教育”了:“等疫情过去了,多带点儿朋友来吃面,舒坦得很(兰州话,好得很)。”
只对志愿者开放,没有收入又要承担房屋租金,马大叔却幽默地说,天下面条一家亲,这是“兰州牛肉面”为“武汉热干面”加油!
马大叔不是一个人在“应援”,在这支沈阳抗“疫”后援团里,整个皇姑“饭圈”都在行动。比如,舍利塔街道怒江社区白楼市场木之屋泡菜馆的老板娘邹大姐,每天大清早给值守志愿者送来冒着热气的红糖姜茶,被称为“姜茶大姐”;给华山街道兴隆社区送来热腾腾的包子和奶茶的“字条君”,给北塔街道铁路东社区留下情人节巧克力的“贺卡小妹”;还有一大批把暖贴、口罩送到社区防控一线,却没有留下姓名和“代号”的应援“忠粉”……
有这样强大的后援团,战“疫”怎能不胜?! (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