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天津市千年古镇杨柳青
时间:2017-06-26 来源: 文字大小:    

天津市千年古镇杨柳青        

作者:admin   2017 年 06 月 05 日          

古镇杨柳青已有2000多年历史,此地原为海滩沼泽,后黄河经此入海,沉淤泥沙渐成陆地。宋代之前,杨柳青的东北隅是三角淀(东淀),为子牙河、大清河的入海处,曾名“流口”,意为河流入海之口。后因子牙河、大清河两岸广植杨柳,又谐音为“柳口”。直到元末明初,“柳口”地名逐渐被“杨柳青”所取代。在明清时期,杨柳青镇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

杨柳青镇近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传承魅力名镇。它是西青区政府所在地,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11万,是天津市最大的卫星城镇。这座千年古镇,以民风淳朴、风光秀丽、商业发达、文化昌盛闻名天下。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三条河在杨柳青交汇,环镇而过。自金代建镇起至今,杨柳青年画的灿烂、商帮赶西大营的辉煌、文化传承的厚重,使杨柳青镇驰名中外。

清末当地文人曾编写《杨柳青十景诗》,从诗目看,有塔林初旭(镇东有塔)、古渡箫声(运河渡口)、女墙新月(紫竹庵墙)、岸柳风帆(运河柳荫)、玉顶炊烟(玉皇庙)、魁阁蒙雨(文昌阁)、老圃黄花(花圃秋菊)、鸦噪寒林(镇东森林)、白滩绩麻(白滩寺)、平沙积雪(大柳沙滩)。

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兴旺景象,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深刻影响了国内近百种年画。 

杨柳青依水建镇、因水兴镇,自古就有“北国江南”或“小扬州”之美誉。南运河是杨柳青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资源,与杨柳青有关的文化现象也多数与之有关。南运河上舟楫云集,岸边杨柳青青,历代多有名士到此游历,如金代元好问、元代揭傒斯、明代谢迁、于慎行、吴承恩,清代高广懋、查礼、管干珍、永瑆、英廉、周馥等文人墨客或皇子官吏都有感而发,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或盛赞此地风情,或抒发个人情怀。如金元好问“杨柳青青沟水流”、明吴承恩“谁向高楼横玉笛”、清查礼“万顷桃花千柳树”、沈峻“杨柳桃花三千里”、永星“杨柳阴阴似图画”、梅宝璐“杨柳青边杨柳青”等,都为千年胜迹更添神采。

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众多,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华北第一民宅——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和民间年画作坊、明代楼阁式建筑文昌阁、杨柳青人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建于130年前的安家大院、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崇文书院,以及新辟景点:杨柳青广场、文化公园、西河风光、万亩果园、御河人家等,使该镇成为津西大地上令人瞩目的一颗明珠。

(转载 中国行政区划网)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