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市三水区深入挖掘人文故事彰显地名文化
作者:admin 2016 年 12 月 19 日
根据民政部《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和三水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部署,按照区地名普查办主任、区民政局禤显球副局长在8月8日全区地名普查中期总结会上提出的“四点工作要求”及“六个多”的工作思路,三水区地名普查办成立地名文化挖掘项目组,在全区7个镇街先后开展地名文化挖掘考证调研工作,依靠当地“三老(老教师、老干部、老村民)”,广征博索,结合实际,通过与专家座谈,走访群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三水区古镇、古村落、著名山川、古街巷、古建筑、古坊店及历史地名、近现代重要地名等地名文化进行挖掘整理。 一、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地名文化挖掘实施方案。为确保地名文化挖掘工作顺利开展,三水区地名普查办结合前期地名普查工作,在2016年7月26日至8月7日期间,根据整理的地名目录及掌握的资料,分类梳理编制了地名文化挖掘清单,下发各镇街进行初步核对与筛选,摸清本地地名文化资源,拟定地名文化挖掘实施方案及处理措施,为开展地名挖掘提供了全面详实的基础资料。 二、实地调查,现场访谈,调研考证。地名文化属性信息采集要求全面准确、考证深入、完整覆盖各类别地名。为确保地名文化挖掘质量,项目组采取分镇街、村居,分组有计划的进行实地调查与现场访谈,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走访、专家论证等多种有效方法进行挖掘考证。具体做法:把人员分成实地采集组和访谈记录组。实地采集组,主要负责实地勘测,采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访谈记录组,主要负责组织召开村民、专家座谈会,围绕地名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和简称等,全面采集整理来历、含义、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况、相关资料的来源出处等内容进行现场访谈记录整理及确认。此外,综合搜集考证与地名文化相关的俗语、名言、传说、民俗、诗词、文献、历史事件、乡土物产、民间艺术等地域文化信息,深入挖掘考证地名蕴含的文化信息。 三、提高地名文化挖掘质量,自审与专家论证相结合。为确保此次地名文化挖掘工作质量,三水区地名普查办围绕地名文化挖掘这一重点,聘请在三水地名文化方面造诣较高的植伟森同志为专家评审组组长,物色各镇街的老干部和老村民16人组建了三水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专家评审小组。在此次地名文化挖掘中,项目组采取了自我审核与专家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将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地名信息经整理后,交由各镇街、单位组织普查联络人员、知情老同志进行初审和完善,形成评审稿提交专家评审小组进行审核论证,最后形成定稿,保证了地名文化挖掘质量。 地名文化挖掘项目组对三水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地名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搜集了大量详实的地名文化属性信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项目组在开展地名文化挖掘考证调研工作中,组织召开座谈会8个,实地访谈老干部、老教师、老村民108人次,采集照片500多张,视频150多个,撰写调查报告110多份,完成了三水区120个重要地名的文化挖掘工作。目前,项目组正在编辑三水区地名文化故事一书的初稿,该书由古镇、古村落、古街巷、遗址遗存等14部分组成,全面介绍到了三水区的古镇、古村落民居、古街巷、遗址、风景名胜及与之相关的风土人情,探讨地名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分门别类真实记录三水区22个类别120个地名的来源及其承载的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书稿累计10万多字。 (转载 中国行政区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