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市章丘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
作者:admin 2016 年 09 月 27 日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在城市管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章丘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膨胀的新形势下,地名管理工作面临新要求,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突显。民政部于2016年3月22日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视频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加强保护地名文化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 针对章丘市地名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了加强章丘地名文化保护,提升章丘地名建设不断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使地名更好地体现和彰显章丘的城市文明,章丘市借助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积极部署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工作。 一、加强地名文化宣传。推动地名文化宣传与地名遗产保护相结合。章丘印制了地名文化保护宣传册及宣传海报,利用镇街民政及相关单位的力量,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下发、张贴到全市每一个村、每一个角落。让千家万户认识地名工作是什么、地名文化是什么、地名文化保护有什么意义,同时利用报纸、电视台宣传章丘市优秀的地名文化遗产。 二、推进地名文化保护。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要求,全面搜集地名名称的由来、含义、历史沿革以及相关属性信息和其他资料,包括图、录、典、志等,对资料进行整理、甄别、论证和审定。为将来编辑、出版《地名志》、《千年古村》、《历史文化名村》等地名文化书籍做准备,从地名角度保护章丘的地名文化遗产。 三、清理整顿地名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在“加强全国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视频会议后,章丘及时安排各相关单位及二十个镇街对专业管理和辖区内的地理名称再登记、再甄别、再审定。对存量中的“大、洋、怪、重”地名统一上报,审慎清理,对管辖内的新增地名名称严格把关,杜绝再出现不标准地名现象。 四、强化长效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坚持长效机制,把此次阶段性活动与长期性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结合章丘市实际,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法规,加大政策制度建设及落实,充分调查、挖掘、整理地名文化资源,保护地名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加大地名文化培育力度,推进章丘市地名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 (转载 中国行政区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