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沈阳已消失建筑演变的老地名
作者:admin 2015 年 12 月 14 日
1.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当年位于沈阳古城中最繁华的四平街(今中街)上。东边的钟楼位于现在的朝阳街与中街交汇处,西边的鼓楼在正阳街与中街的交汇处,正所谓“晨钟暮鼓”。 1931年,钟鼓楼被拆除,拆除施工从6月17日开工,到7月25日结束,仅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如今,钟鼓楼虽已不在,但是它们的名称依然被人们保留了下来。现在,凡是乘坐公交车到中街的人,总会听到“钟楼、鼓楼”的报站名。 2.夏宫 说起夏宫这个名字,相信80后一定不会陌生。小时候,那地方可是嬉水游乐的天堂啊!昔日,夏宫曾是亚洲最大跨度拱体建筑,也是亚洲最大的全封闭室内空调嬉水乐园。2009年2月20日,夏宫成功爆破,用时仅2秒。 3. 大馆 “听说过‘大馆’吗?” “什么?是工业展览馆吗?” 像这样的对话,相信大家时常会听到。其实,老沈阳人口中的“大馆”,指的是辽宁省体育馆。 “大馆”位于青年大街122号,当年是由东北设计院设计,能容纳万余观众。辉煌时代,这里曾举办了国际、国内大型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2000余场。2007年4月12日,32岁的辽宁省体育馆被爆破拆除。但是,时至今日,人们来到这个位置时,还是习惯性地称呼为“大馆”。 4.大西菜行 坐车到了大西菜行站,千万不要问菜行在哪,因为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大西菜行的“大西”指的是大西边门,菜行的原址就在大西边门附近,最初是由老百姓自发形成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农贸产品集散地、大型菜市场以及大西副食品商店。1966年,此处在老市场基础上翻建成“圈楼”。 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大西菜行早已不在,这个地儿也已经不再是菜市场的名,而演变成了一个地名。 (转载 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