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文化与武汉记忆
作者:admin 2015 年 11 月 10 日
地图,是时间的定格,空间的缩影,地图之于城市,犹如年轮之于树木,记载着城市建设的片段,印显着城市发展的足迹,留存着城市变迁的记忆。 自商代盘龙城开启城市文明之光,到三国夏口城构筑现代武昌城之始;从明末汉口镇跻身“天下四大名镇”之列,到清末享有“东方芝加哥”之誉;从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到新中国的工业重镇,武汉的地理版图几经演化,在历史迁延中见证着城市的荣耀与辉煌。 畅游武汉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分布图,一处处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青岛路片的优秀历史建筑展现着二十世纪初期,汉口辟为通商口岸后被划分租界,英、法、俄、德、日等国来汉贸易,在沿江一带设使馆、开银行、工厂,汉口发展迅速,江河运输繁忙的画面;汉正街片的各类商城告知着该地因面临长江、汉水,水陆交通畅达,客商集聚,成为汉口最早的繁盛市场,商店毗连,百业汇集;昙华林片,以其特殊的文化风格纪录了辛亥革命、中共建党建团、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历史风云;龟山片,晴川阁见证着大禹治水的功德,而与龟山马路之隔的古琴台,又诉说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怀…… 漫步武汉工业遗产分布图,解放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全面建设时期的场景映入眼帘,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一五”时期国家投资新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武汉钢铁厂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汉锅炉厂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工程之一,是“武字头”企业典型代表......生产莺歌牌电视机的武汉电视机总厂、荷花牌洗衣机的武汉市洗衣机厂、红山花牌电扇的武汉电扇厂、大桥牌缝纫机的武汉国营缝纫机厂又把思绪带回了改革开放初期那段充溢新气息的时代...... 览阅武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分布图,高校布局全盘展现。以东湖之滨珞珈山麓的武汉大学、喻家山畔的华中科技大学为首的武汉高校群,正以高科技创新能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高科技实力为武汉发展和腾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同所学校的不同校区,又呈现着二十一世纪初期高校的资源整合以及生源增多而新选校址的大事件......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新科技为这座城市的记忆再做些什么呢?地图是表达复杂地理世界的最伟大的创新思维,它通过“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双重作用,在时间的坐标上一次又一次地扩展地域的范围,一次又一次表达不同的主题。如今电子地图技术、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大数据融合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数据库技术飞跃发展,如何运用现有的测绘技术来保存并展现城市的记忆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不久的将来,展现武汉风貌的多时代、多角度、多维度、多尺度的文化集成体定会以新兴地图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转载 中国行政区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