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乐郊路来自于乐郊县(沈阳)和乐郊馆
时间:2017-06-26 来源: 文字大小:    

乐郊路来自于乐郊县(沈阳)和乐郊馆         

作者:admin   2015 年 07 月 15 日          

    写在前边—— 沈阳的古街路、古地名有成百上千个,每一个背后都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为了更好地展示沈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沈阳大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从今天起,本报将相继推出沈阳古街路、古地名系列报道,唠唠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儿。

    今天,在沈阳南顺城路南边,有一条与之平行的“乐郊路”,这条路名字的来源是因为沈阳历史上曾被称为乐郊县,县内有一座驿馆叫乐郊馆(相当于现在的沈阳宾馆)。

    乐郊馆位于今天的乐郊路北、大南门南

  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文史专家刘振超告诉记者,在辽代,今乐郊路一带曾为乐郊县,初命名为三河县。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契丹大军攻占了当时的檀州、顺州及安远、三河、良乡等十多座州县城池,俘虏了大批汉人。同年冬,耶律阿保机将这一批俘虏强行迁移到今沈阳处,并在此地设置了一个县,县名仍称三河县。据《辽东志》记载:其县衙署“在沈阳城东北隅”,又云“三河县……后以其地广衍肥饶,迁于是土者乐之,更名(即乐郊县)”。乐郊县名至元代之初废止。金代时“乐郊”还被用作驿馆名,乐郊馆位于今之乐郊路北、大南门南。

  刘振超一唠起乐郊馆,说起了很多故事。北宋末年,朝廷昏庸,奸臣当道,民不聊生。金兵趁机一举攻下宋朝都城汴京(今开封)。宋朝徽钦二帝赵佶、赵桓父子俩及其后妃、皇子皇孙、宗室、贵戚等一万四千余人,做了金将粘罕和斡离不的俘虏。然后,分批押遣金都。

  徽钦二帝与秦桧在乐郊馆住了很长时间

  专家研究确定,靖康二年四月,徽钦二帝等分两路被押送北迁。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自汴京出发。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官员计160余人,从青城出发后向西行,在昊天寺汇合后,又被迁往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宋建炎二年(1128年)三月,徽钦二帝又由中京出发,经兴中府(今朝阳市)、锦州,到达乐郊县(今沈阳)。

  徽钦二帝被置于囚车之中,风吹雨淋尽失往日舒适,一路饥寒交迫外加内心苦闷不已,赵佶便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押送二帝的金兵见此状,怕赵佶病死了无法向金主交代,于是决定暂缓上路,在乐郊馆停留。因此,秦桧等官员也随之住下。

  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赵佶病情好转,金兵见此状,决定继续北上。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金都城会宁府。

  秦桧到了金都后,被金国皇帝的兄弟挞懒用作参军。有史学家推断,秦桧就是在这时投降了金国,并在后来极力破坏岳飞的抗金大业,最终成为千古罪人。

  刘振超对记者说,乐郊馆在金朝末年被废,后改为庙宇称徽宗寺,以祭祀宋徽宗,后人将此改名为辉宗寺。民国初年,由张学良和郭松龄赞助,阎宝航和韩淑秀等创办的贫儿学校就设在这里。如今,该寺虽然已不见了踪影,但乐郊路仍在讲述着那段古老的故事。

 

                                               转载沈阳日报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