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建设沈阳市老年数字友好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您的建议内容,您的建议涉及以下3个事项:一是完善老年数字友好环境建设;二是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三是鼓励适老化信息技术创新。
一、强化老年数字友好环境建设
(一)强化老年数字友好环境建设统筹设计。我市持续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法规文件,为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营造老年友好型环境,保障老年人信息技术使用安全,2022年,我市出台《沈阳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试行)》,明确各部门协同监管职责,由民政部门牵头会同各职能部门,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监管信息采集和公示,公安、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要探索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实现重点督导和联合监管。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监管信息数据库,对相关部门在养老服务机构监管过程中形成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以及司法判决、违法失信等信息进行关联整合,运用大数据应用分析,强化风险跟踪和预警。
(二)加强“互联网+养老”监管体系建设。我市搭建了“沈阳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以公共门户信息网站、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和移动端载体四个板块为支撑,全面构建“大数据支撑、全业务覆盖、多维度监管”的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全市老年人口数据、服务组织数据、服务记录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星级养老服务机构的监控视频均已接入平台,管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依托平台,我局将高龄补贴发放、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示工程、老年人能力评估等多项养老服务业务纳入全流程大数据监管,与公安人口数据库、救助人员信息库、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息库、养老机构在院老人数据库实现对接,对所有录入系统的业务申请人生存状态、户籍身份信息等进行自动校验,将服务内容全部接入平台进行全流程监管,严把入口关、服务关。依法实施养老服务机构“红黑名单”管理,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老年人行为。目前,已基本实现养老服务需求精准对接、服务质量实时监管、服务效果全程可溯。
(三)调动多方力量构建监管服务体系。一是压实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在全市大街小巷开展广泛宣传,印发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海报2.2万张,张贴在辖区内街道办事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显著位置,依托社区网格员、“社区养老联盟”等力量,将宣传标语、宣传链接广泛转发至责任区域,形成了覆盖全市200余万老年人的宣传矩阵。二是加强行业自律。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星级评定和星级养老机构培育,委托第三方机构免费帮助养老机构在硬件设施、照护水平、服务标准、运营管理、安全规范等方面对标达标。高标准审定星级资格,采取专业评定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打分,将评定结果作为设施享受补贴发放等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市具备星级资质的养老机构达到162家。
二、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一)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国家、省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的有关要求,沈阳市充分发挥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品质养老工作专班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民政、人社、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构建起纵向贯通、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沈阳市民政局每年制定培训计划,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实施“养老服务人员千人培训计划”,连续两年实施“万名家庭照护者培训计划”,并将人才培训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高位推进。
(二)加强养老护理职业体系建设。院校培养方面,我市职业院校已形成了由本科、专科和中专等三个层次构成的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在沈阳医学院、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等医学高校和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何氏医学院附设中职班、沈阳市凝思护理中等职业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营养与保健等6个相关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相关专业在校生已从最初的千余人增长到约1万余人。技能培训方面,2023年,市民政局全面启动“都市圈”养老服务一体化合作,举办了4期沈阳市“都市圈”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吸引了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七市一区”的养老护理员齐聚沈阳,根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已有833名养老护理员通过考试取得了国家认证的养老护理员五级(初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通过优秀护理人才的辐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助推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从2021年底的40%提升到了87%。
(三)优化岗位激励政策。为充分调动社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积极性,由民政部门发起的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培训费用全免。同时,全面贯彻落实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补助政策,2024年3月,市民政局印发《市民政局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省民政厅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政策的通知>的通知》,一方面,放宽毕业生所学专业范围。另一方面,优化发放条件。由工作满5年一次性发放,调整为连续工作满1年起分五年发放,每年按照补助标准的20%发放到位。根据毕业生学历不同,补助标准为4-6万元不等。同时,我市在92个社区搭建智慧化、适老化养老场景展示区,帮助社区工作者、为老志愿者、养老专属网格员等掌握数字化养老相关技能,提升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的能力。
三、强化适老化信息技术创新
(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市民政局以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契机,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4315万元,在全市发展适老化、智慧养老服务。全市民政部门以此项工作任务为抓手,按每户家庭最高补助2000元(含服务费)标准,为4500户家庭养老床位建床服务对象家庭安装紧急呼叫、生命体征监测、门磁和烟雾燃气感应报警等智能化设备,为老年人提供远程智能监测、应急救援联络等安全协助,为老年人打造安全的居家养老环境。截至2023年底,已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000余户,2024年将继续改造2000户。
(二)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召开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企业推介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四川等全国各地共12家具有丰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运营经验的企业参加推介会。后经各区、县(市)招标,成功引进了江苏安康通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安达人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积善之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南京福康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智能化建设与服务,其中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浑南区均建立了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2023年,沈阳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沈阳市华研电子有限公司、沈阳万佳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复核,成为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通过举办企业推介会等形式,引入康复辅具、机械治疗等养老制造行业企业21家,助餐服务企业60余家。2023年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沈阳)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主题活动,吸引国内外152家企业参展,累计约4万人次观展,意向投资总额达4.7亿元,在全国养老服务行业引起热烈反响。
(三)推进智慧化服务适应老年人需求。依托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优化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持续推进品质养老网站、“沈阳养老”微信小程序应用更加适老化,优化界面交互、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同时,联合市文明办、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鼓励各地区推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敬老爱老优待服务和智慧养老服务产品推广活动,2024年4月初,市民政局在浑南区泰康之家(沈园)举办“年轮上的智慧光芒:老年人智能音箱线上购物、线上问诊使用秘籍”为主题的信息无障碍建设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提升了他们购买智慧养老产品的积极性。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
联 系 人:崔梦
联系电话:2346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