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关于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21号)的答复
时间:2024-06-03 来源:沈阳市民政局 文字大小:    

杨耀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您的建议内容,涉及以下3个事项:一是健全区域养老服务网络,打造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系统;二是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立智慧养老医疗系统;三是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一、构建智慧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1.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2019年,结合开展沈阳市纪委关于推进治理体系和监督体系相关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补齐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短板,推动养老服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市研发了沈阳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养老平台”)。养老平台采用养老服务数据中心、养老服务业务中心、养老服务监督中心“三位一体”模式,整合养老服务信息资源,梳理养老服务业务流程,监管养老服务补贴资金,实现千余家养老服务机构全接入、14项养老业务全入网,构建了政府部门与服务组织、服务组织与老年群体、老年群体与政府部门的服务闭环,打通了养老服务供需“最后一公里”。

2.提供“点单式”服务。以养老平台为基础,我市积极构建“智慧养老”场景,创新了“指尖养老”服务模式,有效提升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亮点之一就是依托“沈阳养老”小程序,推行养老服务电子码,打造形成“服务对象线上下单—对接企业线上派单—服务人员线上接单—政府全流程线上监管”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新模式,真正实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2021年以来已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超70万人次、100万小时。

3.高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我市积极落实新建居住区每百户35平方米、已建居住区每百户25平方米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三年配建达标计划,累计完成9万平方米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任务,目前,全市新建居住区、已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均达到100%,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达到100%。2024年,我市将围绕进一步完善、织密我市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形成“区县(市)有机构、街道(乡镇)有综合体(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有站、小区有点”的“四级”养老服务架构体系,打造20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长期居住、日间托养、照料护理、助餐或上门助洁、助浴、起居照护等居家照料服务,满足老年人代购代缴、陪诊就医等差异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二、打造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模式。

1.增强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市持续加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支持为老服务企业建成了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泰康之家·沈园等14家专业化医养结合机构。全市279家养老机构均能够以开办护理院、康复院、内设医务室或与医疗机构签约等不同形式为老年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占比达100%。全市医院100%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2.推动医疗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我市以开展“健康沈阳”进社区为契机,组建23个医联体(医共体),建成社区健康工作室(健康小屋)247个,组建2053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居民349万余人。2024年,我市将实施养老机构医养深度融合工程,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内设护理站、诊所,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医、养、护”全方位优质医疗康复资源“一站式”服务,年底前,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占比持续保持100%,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达到63%。

三、激活养老服务社会参与

1.优化养老服务领域营商环境。一是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我市于2019年印发《关于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通知》,对新成立养老机构实行登记备案管理。二是为养老服务机构开辟消防审验绿色通道,我市陆续出台了《沈阳市养老服务机构改建项目联合审批实施办法》和《关于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装饰装修工程)办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效破解了养老服务机构因房产未办理不动产登记等原因无法进行消防审批等问题,帮助6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合规取得消防审批手续。三是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和环境。推动出台《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民政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医疗保障局 市委编办关于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备案工作的通知》,根据医养结合机构申办人的需要和条件,在审批备案事项及流程、受理条件、材料清单、办理时限等方面,为其提供准确、详细的政策解释和业务指导。

2.加大养老服务行业扶持力度。我们积极树立品牌意识,挖掘品牌资源,实施品牌战略,为养老服务企业定制了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快捷审批、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引进国内外知名为老服务企业入驻沈阳,吸引了泰康之家·沈园项目、华润润馨汇养老中心等一批国内养老行业龙头企业进入沈阳市场,培育了如万佳宜康、多福乐居等一批本土品牌。成功引进德国蕾娜范集团签约落地沈阳。引入中国健康养老集团、中益恒大等养老服务企业承接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支持国字菜篮子等专业助餐企业打造社区老年人助餐点316个,优质资本的进入将有效增加我市高品质养老服务供给,在行业上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我市投入资金1.1亿元,在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高标准完成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改造提升任务,对房屋进行功能分区和适老化改造,增加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设备,设置照护型床位,目前全市每个区县(市)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特困供养机构,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由55%提高至80%。2024年,我市将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机制,综合从行业信誉、服务水平、可持续性等质量指标,引进优质养老企业委托运营公办养老机构;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前提下,空余床位向社会开放,不断提升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

联 系 人:沈华

联系电话:23474364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