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关于践行“两邻”理念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提案(第469号)的答复
时间:2023-07-26 来源:沈阳市民政局 文字大小:    

王彤委员:

您在沈阳市政协委员大会第十六届二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践行“两邻”理念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提案内容,其中提出的建议涉及以下4个事项:一是要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二是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要注重“两邻”理念基层渗透,提高居民参与度。四是做好“两邻”品牌宣传。

一、关于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方面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实施意见》,深入全市城乡社区实地开展调研300余次,在此基础上制定《沈阳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的若干措施》,分别从减轻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负担、精简村级工作机制和牌子、改进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3个方面提出10项落实举措,制定了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清单》明确122项工作事务、《悬挂标牌清单》明确室内外14个悬挂标牌、《证明事项清单》明确7类证明事项,并进一步制定了《印章使用范围清单》,规范了《开具证明式样》,从根本上厘清社区工作任务范围,助推社区减负增效,回归自治本位,更好履行服务居民职能。同时,定期开展联合督促检查,确保常态长效。

二是配强社区工作力量。2022年分两批招录社区工作者4050人,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全市社区工作者数量达到1.5万余人,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20人”,提前达到并超过民政部《“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工作要求。今年以来,组织各区、县(市)开展2023年社区工作者招录工作,补充缺额766人;清理借调社区工作者,涉及28个社区的43名借调社区工作者全部回到社区岗位。

三是有效推进科技赋能。建成沈阳市基层治理服务管理平台,将社区全市通办系统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平台可根据工作需要,与全市不同人群数据库进行数据轮询比对进而生成重点关注对象、品质养老、残疾人帮扶等不同的应用场景,有效减少社区多头梳理报送各类表格问题,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助推精准服务。

四是建立社区工作激励机制。按照人均500元/月标准上调社区工作者薪酬,完善职级晋升、荣誉激励等工作机制,激励关爱社区工作者制度机制不断健全。成立社区服务工作工会联合会,进一步拓宽工会组织覆盖面,鼓励社区工作者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不断保障社区工作者权益、释放干事创业活力。将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注重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拔人才,加大从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聘)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街道干部力度。

二、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能力

一是厚植“两邻”理念。创办市“两邻”学院,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培训模式,持续推动“两邻”理念落实落细。学院成立后开展线上直播培训12次,累计培训小区点长、市区两级应急点长、荣誉点长等15万余人次。在全社会增强文化引领,拓展“两邻”理念,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全方位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

二是完善培训体系。市、区、街道、社区上下联动、分工合作,探索建立了分级分类培训体系,确保社区治理新思想、新论断、新理论、新要求能够贯彻落实到城乡社区。通过社区工作者入职培训、社区工作者“工作式”培训、新任社区(村)主任培训等,将社区治理方面的理论、政策法规、实践成果等传达到城乡社区工作者中。今年以来,制定社区工作者服务话术导则,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举办“民政夜学堂”活动,围绕民政领域具体业务对全市社区工作者进行线上培训;举办第六、七两期社区“沙龙”活动,组织社区工作者与基金会、养老服务领域专家座谈,增进交流,拓宽视野,提升社区多元化服务能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在全市范围内选取40名优秀社区书记,赴北京参加工作式培训,以工作式培训形式,组织参训人员全程参与北京市先进社区的各项日常工作,重点学习北京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治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成功经验。

三是优化服务机制。按照300户左右标准优化网格设置,全市划分网格14265个,全覆盖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在全省率先将公安、民政、城管、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服务清单公示上墙,制定《沈阳市城市网格治理工作导则、细则汇编》,推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制定《沈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社区行动计划》,聚焦解决群众反馈渠道不畅、处置问题时效性不强等难点,破解12345热线运行中重复派件、层层分转、复杂问题确责难和解决周期长等堵点。

三、关于注重“两邻”理念基层渗透,提高居民参与度方面

一是用好社会宣传阵地。整合全市8.3万余个社宣点位,设计制作“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等7个系列主题公益广告,在文化广场、口袋公园等公共区域设置“两邻”主题景观5千余处,实现驻足可观、抬眼既见的传播效果。

二是链接媒体宣传资源。在市属新闻媒体设立“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专栏专题,宣传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讲好新时代沈阳邻里和谐好故事。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围绕我市强化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与中央级媒体加强沟通,全年在中央级媒体刊播发“两邻”报道近100条次。

三是组织文化宣传活动。抓住国际家庭日、邻里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流动课堂890场。开展“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建设家庭家教家风”系列活动260余场,依托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和各地区“两邻”记忆馆,将“两邻”理念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有机融合,深入基层广泛开展“两邻”思想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受众人数超3万人次。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红邻党员宣讲团成员,制作了15本报纸剪辑册,撰写20多万字的宣讲文稿,创作《牡丹之歌》;铁西区聚焦社区房龄老、老人多、劳模多、孩童多的“一老三多”特点,创新推出“菜单+定制”式宣讲满足群众需求。全年全市共开展“两邻”宣讲活动900余场次,聆听群众近2万人次。

四、关于“两邻”品牌打造方面

一是深挖品牌内涵。抓好研究阐释,把“两邻”理念研究纳入2022年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选题,进一步深化“两邻”理念的实践转化研究。举办“两邻”主题论坛,进一步挖掘“两邻”理念的思想精髓。开展“践行‘两邻’理念 一社区一品牌”创建指导咨询工作,整理推广创新案例23个。2022年打造“两邻”文化活动和服务品牌13个。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将少数民族元素融入“两邻”社区建设。在图们社区、明北社区等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域建设民族特色社区,促进多民族和谐共融。

二是推广“两邻”标识。征集推广“两邻”标识,整体由两座房子联结、两个人握手,形成一张笑脸,寓意“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社区内家庭间的相伴生活、和睦相处,展示了“人人从我做起”的自觉,形象展现 “两邻”社区的独特品格、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两邻”标识在全市1527个村、967个社区及“两邻”宣传阵地统一悬挂。

三是培育邻里文化。依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培育邻里文化,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民俗特色活动有机结合,开展“最美邻里”“特色文明家庭”评选,全年推选孝心家庭、睦邻家庭等特色文明家庭450户,1000多名群众被评为“好公婆”“好儿媳”。打造“一社一品”。

感谢您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

联 系 人:夏时雨

联系电话:23479789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