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强我市公益养老工作提案(第0048号)的答复
时间:2019-04-02 来源: 文字大小:    

肖纯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公益养老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设顶层设计

(一)完善规划体系

一是市政府将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丰富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等目标任务纳入了《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沈阳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等文件中,加强了对养老服务业的顶层设计。

二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优化养老服务空间布局,制定《沈阳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衔接。

(二)降低养老机构准入门槛

一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2018年7月,印发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通过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土地供给力度、健全规划和消防审验规定、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医养融合等措施,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进一步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2019年1月,按照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民函〔2019〕1号)要求,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进一步放宽了准入限制。

二、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一)促进养老机构发展

一是加强养老机构建设。2018年新增了养老床位4656张,新增养老机构27家。目前我市养老机构总数达211家(城镇公办养老机构13家、农村中心敬老院37家、民办养老机构157家),社会化养老床位达4.66万张。

二是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印发了《沈阳市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实施方案(2017-2020年)》,连续两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围绕加强公办养老院建设、实施敬老院改造、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养老院监管、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开展养老院星级评定、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等任务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积极对接养老服务资源。在继续培育、支持本地养老服务机构万佳宜康、尼特福家等品牌化、连锁化运营基础上,积极对接、引进外地优质为老服务资源参与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目前,万科怡园、华润置地、泰康之家等养老项目已经落地。另外,积极与北京清檬、北京儆堂集、北京积善之家等养老服务机构对接,在运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机构、开发老年用品、开展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推进沈阳养老产业集团与日本日医学馆的合作项目,在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二期)9号楼建设全国最大的专业认知症照护机构,并推进日本介护课程培训项目及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项目。

三、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督

1.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风险的养老机构,给予整改、停业整顿、行政处罚、吊销登记证书等处罚。

2.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发展。9月底发布了《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规范》《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等8个团体标准,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3.促进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参照国家《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修订我市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标准,侧重评价服务质量,重点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将农村中心敬老院纳入星级评定范围。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一)强化培育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习实训,并参照我市企业见习补贴标准(市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实训补贴,最多补贴6个月。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更好发挥养老专业人才积极作用,对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给予4-6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

(二)扩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依托展业服务机构,加快培育社会养老服务志愿队伍,积极推广“爱心银行”“服务储蓄”等服务模式,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社会认可度,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择30个社区开展为老志愿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推进为老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

通过在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沈阳市德济医院等7个医院进行试点,已经初步形成了沈阳市医养结合养老护理骨干人才队伍。市卫健委与沈阳医学院签署协议,成立了医养结合人才培训中心,今年以来,已经培训2批,共200余名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员参加培训。

五、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我市树立了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高品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以老年医学为核心,以养护患病老人、失能失智老人为重点,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舒适、安详、有尊严的度过晚年。经过两年来的探索,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初步形成了“984医养结合沈阳样本”,即制定了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医养结合工作9字策略;作出了认定医养结合床位、组建医养结合联盟等8个创新;形成了“院中院”“签约服务”等4种医养结合基本模式。

目前,全市197个应开通为老年人就医服务绿色通道的医疗机构全部开通;197家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全市72个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门诊,占比100%;认定医养结合床位1200余张。

六、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启动我市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解决服务效率和行业监管问题。平台包括老年人大数据库、养老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评估管理系统、高龄补贴发放管理系统、机构养老信息管理、居家养老信息管理、移动端管理系统、呼叫中心管理系统、养老工作指标考核系统等。

 

感谢您对公益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

联 系 人:魏雪莱

联系电话:23474364

 

 

 

沈阳市民政局

2019年4月2日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