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关于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推进沈阳智慧社区建设的提案(0148号)的答复
时间:2019-03-14 来源: 文字大小:    

邹积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推进沈阳智慧社区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2015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沈阳市智慧社区建设工程。几年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着力在智慧社区顶层设计、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治理体系、社区社会化服务模式、智慧化应用等方面试点先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全面完成智慧社区顶层设计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有关市领导为副组长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阐述了我市智慧社区建设未来三年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

2.完善规划和标准。通过深入调研,对标先进,反复论证,确定了建设“社区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参与多元化”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新体系,研究制定了《智慧社区建设标准》《智慧社区框架性总体方案》《智慧社区工程设计方案》《沈阳市智慧社区数据采集规范》等配套文件,明确了智慧社区的软硬件配备标准、社区业务流程、平台功能、数据信息采集机制等,保证了实际建设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推进智慧社区平台建设

1.强化社区基础数据采集。完成13市直部门,15类社区初始数据的采集,组织全市54个试点社区完成社区基础数据(人口信息、房屋信息、企业信息、场所信息、物件信息和时间信息)采集。

2.试点先行推行“一口式”办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完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测试版),在试点社区试用。

3.推进社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社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涵盖在线办理、查询统计、全市通办、社区事务、业务知识库等功能模块,涉及民政、残联、人社、卫健、房产等13个部门下沉到社区的161项服务事项。通过多证照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居民群众通过身份证、医保卡、驾驶证等任意一个有编号的证件即可确认身份办理业务;通过面部识别系统,实现由凭身份证办理到无证照办理;居民通过微信客户端,即可申请办理或在线办理业务,并可实时查询办理过程信息。

4.加大对全市试点社区投入。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累计增配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等设备200余部。为浑南区嘉华、世纪新城等8个试点社区配备了电脑、平板电脑、LED显示屏等设备。  

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社区建设

协调三大运营商,将全市所有社区公共场所的网络统一提速,达到智慧社区应用的最低10Mbps(不涉及额外费用)的基本要求。积极协调统筹社区各类商业服务,推进养老、就业、创业、社保等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推动线上线下结合服务模式与智慧社区建设的有机融合,“蓝卡医疗”“居家无忧”“跑腿仔”“东软熙康”“麻溜送”“牛牛好管家”“慧家智能电视”等多项智慧社区商业服务项目在社区进行推广应用

四、智慧社区建设成果明显

和平区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搭建功能多样的“互联网+”社区的新模式,引入“365易缴费平台”“居家无忧平台”“蓝卡诊疗平台”“居家养护平台”等,为居民生活、缴费提供便捷服务;沈河区完善现有社区网格平台,强化数据采集,打造沈河“智慧e社区”工作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结合,实现内网、外网和专线“三网融合”,实现由“群众跑腿变信息跑路”;浑南区开发浑南E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浑南微生活微信平台、浑南智慧社区门户等,提升社区服务智慧化水平;于洪区打造于洪民声APP以广大居民能够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服务和生活便利为目标,定期更新社区周边的便民服务信息,真正做到了便民、惠民。

 

 感谢您对我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

 联 系 人:聂东林

 联系电话:23470572

 

 

沈阳市民政局

                               2019年3月14日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