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沈阳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增强养老行业综合监管能力
一是出台沈阳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规范性文件,建立民政、市场监管、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明确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监管责任,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依法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消防栓、燃气报警装置等必要应急设施设备,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全面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风险隐患评估。
二是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监管能力,2020年,我市开发建设了沈阳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管理水平、有效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监督管理能力。平台以养老服务大数据为支撑,建设老年人口数据库,并及时掌握信息变化,为老龄化发展形势、养老服务发展趋势等分析研判提供数据支撑,有效调动社会服务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依托沈阳市监督治理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立了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渠道,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信息比对难等问题,实现养老服务动态监管、全程留痕、跟踪问效。
二、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2019年,我市出台《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提出刚性约束,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的标准、已建成的居住区应当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按照这一要求,一方面,建立了“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平台,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规划工作纳入审批环节,确保新建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共规划批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45处,建筑面积约8.86万平方米。另一方面,我市利用三年时间(2021年—2023年),由区、县(市)人民政府通过资源整合、购置、租赁、腾退、置换等方式,全面补齐已建成居住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面积缺口8.9万平方米,夯实社区养老服务阵地。截至2021年年底,新增养老服务设施3.17万平方米,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2022年,全市将补齐2.88万平方米已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缺口。
三、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一是推广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2021年,在9个区的100个社区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重点为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理发、助浴、送餐等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根据服务对象类型区别购买服务时长,兜底保障对象方面,对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失能失智的给予每人每月45小时、半失能的给予每人每月30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普惠服务对象方面,对8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7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3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2022年将扩大购买服务覆盖范围,在200个社区开展试点,推广“APP点单”线上养老服务。以在“沈阳养老”APP、微信小程序、沈阳养老服务网进行线上点单为主,以运用养老服务企业“助老专线”为辅,有效链接家政、餐饮、养生保健、社区志愿组织等线下实体服务资源,让老年人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享受到助洁、助餐、助急、代购代缴、生命体征测量等多样化的上门服务。
二是着力破解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困境。2021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实施城市,获得4315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制定出台了《沈阳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为城乡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可根据居住环境,从护理床、防褥疮床垫、轮椅、床边护栏、智能感应装置等55种适老设备中有选择地安装,并由养老服务机构派出专业人员开展每月20~45小时的免费上门照护,打造集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为一体的“三合一”入户服务模式,将专业化、标准化养老服务“搬”进老年人家庭。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一是实施养老服务人员“千人培训计划”,开展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轮训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办好第三届沈阳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年培训养老从业人员不少于1000人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服务培训,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及高校,对承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服务企业(组织)的服务人员与业务经办人进行服务标准化培训,培训费用均由政府负担。
二是打造本科、专科和中专等三个层次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在沈阳医学院、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开设护理、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等6个相关专业;在沈阳市中医药学校、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辽宁何氏医学院附属中专、沈阳市凝思护理中等职业学校、省人民医院附属卫校、沈阳市展硕中等职业学校、沈阳市按摩学校、辽宁特殊教育师范专科学校中专部等学校,开设护理、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家政服务与管理等4个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2021年度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人数达到2963人。
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扶持政策,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给予补贴支持,将养老护理员、病患护理专项能力员职业培训纳入到政府职业培训补贴范畴,对参加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培训补贴。为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相应就业服务,畅通就业渠道。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政策,放宽补助条件,对从事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全日制高等院校、高职、中职学校毕业生给予4~6万不等的一次性入职补贴。
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是推动社区助餐养老服务发展。2022年,2次召开座谈会议,听取区县(市)民政部门、为老服务企业、餐饮服务企业意见建议,探讨我市社区助餐服务发展方向;由主管副市长带队赴正大集团在大东区开设的“四位一体”网格联盟实体东北首店开展调研,有效推动社区助餐服务开展。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一批“后厨可观、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质量可评”的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4月底前,形成沈阳市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清单并面向社会公布。在皇姑区、大东区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工作,招选餐饮企业、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集中配餐等服务,引导外卖平台等市场主体参与助餐配送服务。7月底前,在试点地区具备开展助餐条件的社区启动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工作。
二是优化调整养老服务扶持政策。通过政府无偿提供房产、按运营商意愿装修改造、对收住老年人给予运营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并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引导其收住长期照护老人,增强“造血”功能,确保服务可持续。同时,落实好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热、电话、电视、宽带互联网按居民价格收费的优惠政策,鼓励投保责任保险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切实将优质服务提供给周边老年人。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
联 系 人:魏雪莱
联系电话:2347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