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严禁在城市十字路口烧纸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纸钱集中焚烧,会导致空气中的PM2.5、PM10和一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上升,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焚烧纸钱产生的细颗粒物还有可能侵入人体肺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焚烧纸钱可能引发火灾,并且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对城市安全及路面养护也造成影响。近年来,为遏制烧纸祭祀陋习,倡导群众移风易俗,采取文明祭祀方式缅怀故人,沈阳市多部门协调联动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清明节期间,市民政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于久元为组长,副局长徐阳、民政事务服务与执法中心党委书记关赞梅为副组长,各区、县(市)民政局局长及各殡葬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民政系统清明节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3月11日,市民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清明节专项工作部署会议,对全市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祀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进行部署。各区、县(市)民政局主管殡葬工作的领导,各殡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辽沈晚报、沈阳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民政局与直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清明节期间殡葬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沈民发〔2019〕11号)和《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平“安清明”优质服务工作的通知》(沈民办发〔2019〕10号),为做好祭扫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二、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报道。
清明节期间,市民政局通过省(市)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殡葬单位的便民措施、服务举措、交通状况,以及提醒市民祭祀亲人时应注意问题等。联系协调各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从正面宣传殡葬行业和殡葬职工典型事例,加深了市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引导市民文明祭祀。清明节期间,国家、省市等媒体共刊发清明宣传稿件 121篇,其中报纸61篇,电视、广播、网络60篇。对宣传文明祭扫方式、推动节地生态安葬和落实惠民殡葬政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民政局印制《沈阳市惠民殡葬服务政策》和《沈阳市殡葬便民服务指南》各一万份,发放至全市900余个社区(行政村)、1500余个村屯及市10家殡仪馆、市殡仪车辆管理调度中心。
三、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每年清明期间,民政部门除通过各类媒体加大文明祭祀的宣传引导,在殡仪馆、公墓及各区县指定位置通过电子屏、条幅、宣传板、祭祀直通车等形式倡导低碳文明祭祀外,还通过开展鲜花换烧纸、集体公祭、网上纪念堂、天堂信箱,发放黄丝带和文明祭祀倡议书等服务活动创新群众祭祀渠道,拓展群众寄思方式,进而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文明祭祀。今年我们在做好清明祭扫工作通知中首次提出全市墓园单位实行全部禁烧。各殡葬服务单位积极响应,取消了烧纸祭祀服务,提供“鲜花换烧纸”服务,得到了群众支持。群众大多自带鲜花、绢花等不用于焚烧的祭品,不再购买、携带烧纸;个别携带烧纸的,也都换取了鲜花进行祭祀。经统计,全市各公墓鲜花换烧纸共12000余份。
四、多部门协调联动开展工作
按照市民政局与市直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清明节期间殡葬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沈民发〔2019〕11号)要求,市直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开展工作。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加大造纸企业环境执法力度,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执法和造纸企业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持续保持对造纸企业的执法高压态势。重点检查造纸企业生产及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重点检查烟尘及污水排放情况、有无生产烧纸行为,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整改不积极、不到位的企业紧盯不放,确保造纸企业依法依规正常生产。并加大对城市周边的小造纸厂的排查力度,做到发现一家、查处一家,让违法违规的小造纸厂不能在沈阳落地。市民政事务与行政执法队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走访40家纸行、60家寿衣店,在郊区墓园周边没收迷信用品80余件,查处违法棺材制造工厂1家,较好地净化殡仪服务市场经营环境。苏家屯区、辽中区民政局牵头公安、市场监督、环保及城管等部门,查处制造贩卖迷信用品行为,其中一次查没两个仓库约7卡车的烧纸。
4月24日,根据有为市长要求,由市文明办牵头组织公安、民政、司法、交通、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沈阳市禁止烧纸祭祀行为问题具体办法,将以市政府或市文明办名义联合出台相关办法和措施。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加大文明祭扫的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倡导群众用更加文明的祭扫方式替代焚烧纸祭扫,并根据您的建议,积极协调市文明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性措施,并根据各自职能从烧纸加工、出售、焚烧、执法检查等各环节进行管理,倡导文明祭祀。
感谢您对殡葬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联系人:都兴成
联系电话:23467387
沈阳市民政局
2019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