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市民政局各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省民政厅综合评估工作和福利彩票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4次,《沈阳市多元化多层次品质养老社区培育制度》荣获辽宁省制度性创新成果二等奖。民政部部长陆治原、省委书记郝鹏先后来沈调研养老服务工作,并对我市品质养老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老年人助餐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会救助保障有力。一是扎实做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资金3.2亿元。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3663户,发放慰问金和慰问物资830.51万元,为5.8万户(人)困难群众发放两节救助金3574万元;履行低保提标程序。二是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目前,全市共救助1210人次,开展寻亲服务75人次、为4名长期滞留人员给予落户安置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沈阳市获国家级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三是强化儿童关爱服务。累计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1018.52万元。寒假春节期间,全市民政系统开展走访探视儿童3738人次,举办关爱活动186场次,发动社会力量服务儿童553人次,发放帮扶款物80.51万元。推进实施“辽蕾计划”试点项目和儿童社会服务项目,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2876人次。(锡杨 养老服务处处长 13940140226;陆军 社会事务处处长 13840111120;石钧 儿童福利处副处长15040200318)
(二)养老服务扎实开展。一是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精准对接,将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群体保障范围由580个社区扩大为城市社区全覆盖,并鼓励各地区在农村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采取村集体承接服务的模式。完成2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8.2万人次,服务时长11.9万小时。二是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240个品质养老社区和225个品质养老村屯培育任务。运营助餐点210个,培育完成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119个。等级物业小区养老服务点建设已完成817个。三是机构养老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共79家养老机构申报等级评定,初步推荐55家。排查经济困难老年人3859人,指导56家养老机构为有集中照护意愿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选派8名优秀养老护理员参加省级养老护理员选拔赛(4人获前五名),其中1名选手(省赛第一名)入选国家养老护理员比赛。开展家庭照护者培训722场,培训人员9343人次。沈阳市成为全国48个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拟入选地区之一。(张葛 养老服务处处长 13604079125)
(三)社会力量不断汇聚。推进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推动31家新参检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或派驻党建指导员,确保“两个覆盖”动态保持100%。对479家全市性社会组织进行上报信息预审,完成196家全市性社会组织负责人审核备案工作。目前,我市已接受慈善捐赠款物总额为5300万元,超过了上年度全年募集额的85%,新增慈善组织12家(市级6家、区县级6家),超额完成省民政厅年度目标任务(5家)。举办“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百姓服务大集,50余家慈善组织、社工机构和爱心企业现场为百姓提供义诊义卖、心理咨询等服务。累计销售福利彩票7.98亿元,同比增加1.70亿元,增幅26.98%,筹集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0.71亿元。(刘翠俐 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 13002467683;马林 慈善事业处处长 13998206636;丁庶君 市福彩中心主任 18940220966)
(四)社会事务管理优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审计指出的北陵墓园有关问题整改工作。为7952名减免对象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814.04万元,完成2421盒骨灰撒海,现有预约待撒骨灰3270盒。完善《沈阳市殡葬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23—2035)》。成功举办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沈阳市选拔赛。在铁西区、沈河区政务大厅、部分社区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图文展览。组织“乡村著名行动”示范点申报。制作婚俗改革宣传片,在全市14个婚姻登记机关以及沈阳各火车站、地铁、社区等场所持续播放,累计受众人数约480万人次。打造“沈阳喜事”婚姻登记服务品牌,在5A级景区沈阳市植物园建成浑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植物园结婚登记点,成为我市首个“花园式”婚姻登记点,相关信息在《人民日报》刊载。指导沈河区、辽中区举办大型集体婚礼2场,会同团市委、市妇联、盛京资产等单位举办相亲活动4场,参加人数超千人。(孙利涛 殡葬管理处处长 13130202029;陈曦 区划地名处处长;13066608768;陆军 社会事务处处长 13840111120)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深入实施老龄事业发展创新突破工程。配合市发展改革委编制沈阳市发展银发经济工作措施,起草沈阳市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实施意见,健全工作体系和制度规则。跟进沈阳健康产业专项基金设立进展。开展“敬老月”系列主题活动,协调落实老年人出行、就医等优待政策,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二)深入实施品质养老服务创新突破工程。下发《关于推进沈阳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全市统一的质量监测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出台《沈阳市老年人助餐服务食品安全工作指引》,进一步压实助餐点食品安全责任。调整完善我市老年人助餐服务扶持补助政策,指导各地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配建老年人助餐点;加大检查督导力度,指导各地区按照标准和要求加快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育工作。
(三)深入实施救助福利保障创新突破工程。印发《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的通知》。着力打造潜心识别、精心施策、暖心关爱、恒心相伴、同心守护“五心”救助品牌,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打造传统寻亲方法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寻亲新模式,开展“等你回家”寻亲行动。完善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儿童纳入相关保障。推进“辽蕾计划”项目试点,发挥项目关爱帮扶作用。指导和平区积极争取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打造特色化服务品牌。
(四)深入实施社会力量协同创新突破工程。做好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修订《沈阳市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规范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制度体系。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年度检查、等级评估和抽查检查等工作,加强社会组织服务品牌建设。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为重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推动建立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凝聚多部门合力促进慈善事业快速发展。
(五)深入实施社会事务管理创新突破工程。推广“沈阳喜事”婚姻服务品牌,在公园景区、商业街区、网红打卡地等设置结婚登记点3个。指导皇姑区迎接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末期评估。以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为蓝本,面向沈阳市“十五五”中长期规划,做好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研究工作;推进街路牌设置整治提升和“乡村著名行动”。加强基本殡葬服务监管和延伸殡葬服务指导,实现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全链条规范整治;积极推进《沈阳市殡葬管理规定》修改工作,力争年底前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