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往昔峥嵘岁月,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守正创新,持续用心用情用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为此,市民政局推出《沈阳民政这五年》系列报道,系统回顾过去五年全市民政领域工作成果,为奋力开创沈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今天,我们介绍沈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以善为炬照沈城 沈阳慈善事业五年铸辉煌!
五年耕耘结硕果 慈善之花遍辽沈
过去五年,沈阳慈善事业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爱心答卷”。
慈善工作取得全面突破,建立起全省首个市级慈善工作协调机制,26家成员单位携手破除信息壁垒,累计募集款物超8300万元,让慈善资源实现高效统筹。慈善组织队伍不断壮大,从2020年的52家增至128家,增幅达146%,数量接近全省半数,为慈善事业发展筑牢根基。慈善募捐总额稳步攀升,五年累计达5.1亿元,年均超1亿元,彰显社会大爱,汇聚磅礴力量。
慈善力量参与应急作用凸显,面对疫情防控、地震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全市累计捐赠款物2.4亿元,成为应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图为2024年沈阳市慈善组织向葫芦岛灾区运送慈善物资
基层慈善创新走在前列,沈河区、和平区、浑南区、于洪区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总金额超过120万元,让慈善服务直达群众身边。社会工作成效显著,在2023年全省社工站评估中斩获第一,获省奖补资金507万元。志愿服务迈入法治化轨道,2023年12月施行的《沈阳市志愿服务条例》,成为全省首个在国家《志愿服务条例》和《辽宁省志愿服务条例》施行后的地方性法规,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慈善氛围日益浓厚,沈阳市慈善工作宣传精准发力,文艺汇演、公益文化节、慈善市集等活动丰富多彩,城市大屏、地铁等载体高频传播慈善理念,引导全社会形成“依法行善、依法兴善、依法治善”的良好风尚。
图为“孝行天下 善满人间”沈阳市敬老月暨第九个“中华慈善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现场
未来五年谋新篇 爱心接力再出发
站在新起点,沈阳慈善事业将锚定更高目标,开启五年新征程。
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围绕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加快出台《沈阳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慈善组织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策,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全面叫响“沈慈阳善”品牌,通过打造“慈善+”多元服务场景,让慈善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更精准地助力民生保障、服务社会需求。
有效提升募集能力,通过为企业冠名等方式吸引企业参与慈善活动,通过开展慈善“月捐”等活动,畅通捐赠渠道,优化捐赠方式,方便群众“随手捐”“随心捐”“随想捐”。
创新开展慈善活动,在“一老一小”“一残一弱”等重点领域打造特色项目,通过公益慈善项目评比大赛激发参与活力,力争使沈阳慈善活动数量和规模稳居东北地区城市前列,让慈善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撰稿人:林丽妍,审核人:刘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