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往昔峥嵘岁月,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守正创新,持续用心用情用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为此,市民政局推出《沈阳民政这五年》系列报道,系统回顾过去五年全市民政领域工作成果,为奋力开创沈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今天,我们介绍沈阳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五年深耕细作 让儿童福利“落地生根”!
五年来,沈阳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有序拓展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和内涵,扎实推动孤儿救助、困境儿童保障、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促进流动儿童均等享有高质量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积极推动儿童福利工作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儿童保障向关爱保护工作延伸、服务内容由物质供给为主向物质加精神服务迈进,全力推动全市儿童福利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
建立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连续五年大幅度提升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年均增长6%以上。2019年至今,集中养育标准每人每月从1731元提高到2462元,提高幅度为42.22%;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每人每月从1305元提高到2462元,提高幅度为88.65%。2023年7月,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实现统一。五年来,累计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300余人次。深入实施福彩圆梦助学工程、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等项目,五年累计惠及孤残儿童7000余人次。
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成效显著
组建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配备儿童督导员193名,村(居)委会配备儿童主任2609名。出台《沈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个案会商制度(试行)》,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处置”个案帮扶模式;印发《沈阳市民政系统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岗位工作人员入职查询制度》,做到关口前移、实时监控;制定《沈阳市未成年人临时监护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填补了我省未成年人临时监护制度空白。
三、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多元化
(“辽蕾项目”志愿者为困境儿童送上爱心大礼包)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将全市8000余名留困儿童纳入关爱服务范围。开展“圆寒门学子梦”“倾情解忧暖心”“情暖同心”“陪伴成长”“心有所暑心理关爱”“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等系列困境儿童主题关爱活动,实地走访慰问困境儿童1.8万余人次,每年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两节救助金600元,临时救助帮扶困境儿童1200余人次。争取央财项目和省示范项目、市公益创投资金支持,推动128个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类项目落地实施,社会力量累计参与服务儿童达5.07万人次。
四、儿童福利机构实现新发展
(沈阳市未保中心组织困境儿童参加科普读书会)
深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机构养育、医疗、特教、康复、社工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在全省创新实现儿童福利机构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有机结合,创建特殊教育学校与职业教育双轨体系,申报成为市级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开展“教康融合”创新实践。率先完成“智慧消防”建设,实现实时监测预警。
(撰稿人:王宏,审核人:单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