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增强基层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全面精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和平区民政局创新培训思路,综合运用分层分类、线上线下、以案说法、以考促学等多元化方式,开展一系列系统性、全方位的救助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分层分类,精准施教。充分考虑不同岗位、不同经验的基层救助人员需求差异,将培训对象细分为救助新人、业务骨干。针对救助新人,以“一对一”的方式侧重于基础业务知识,从救助申请受理流程、困难群众走访技巧等方面开展培训;针对业务骨干,以“一对多”的方式聚焦于复杂案例分析、政策优化建议等内容开展座谈讨论;利用精准的分层分类培训,让每个基层救助经办人员学到最实用、最急需的救助政策。
线上线下,无缝融合。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线上,每周以宣传海报形式发布“救助业务小课堂”,方便经办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业务能力储备。街道社区经办人员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线下,定期组织集中授课和互动研讨,邀请市民政局业务骨干对相关业务开展政策培训,通过现场讲解,面对面答疑解惑,确保基层经办人员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种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学习的灵活性,又增强了学习的深度和互动性。
以案说法,生动实践。每周三设立“政策开放日”,按照基层提出的问题,采取沙龙小组讨论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培训过程中,引入大量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救助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经办人员深入了解救助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掌握政策精髓,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以案说法的培训方式,使抽象的政策法规变得生动易懂,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政策开放日”培训沙龙)
以考促学,巩固成果。为确保培训效果,完善考核机制。组织年度线下能力测试,涵盖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能力测试,及时了解经办人员对救助工作掌握程度,发现知识短板和弱项。同时,能力测试后及时开展复盘,对难点、易错点进行现场解析。
(救助业务小课堂)
通过一系列多元化、全方位的救助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和平区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救助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撰稿人:吴姝,审核人: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