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往昔峥嵘岁月,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守正创新,持续用心用情用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为此,市民政局推出《沈阳民政这五年》系列报道,系统回顾过去五年全市民政领域工作成果,为奋力开创沈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今天,我们介绍沈阳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完善机制创新举措凝聚各方合力,开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老年春晚汇报演出
近年来,沈阳市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龄事业顶层设计进一步夯实。调整设立新一届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制发市老龄委工作规则等制度性文件,指导各区、县(市)完善本级老龄工作体制。
老年人社会参与持续增强。深入实施“银龄行动”,“百千工程”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工作成果得到省民政厅充分肯定。“五老”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4429场次,开展社会治理志愿服务1300次、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老年教育成果丰硕,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社区教育特色项目获教育部表彰推介。幸福教育课堂为老年人送课12万余课时,市老干部大学开设各类教学班203个,学员报名人数接近7000人。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新建村文化广场30个,举行《致敬经典 礼赞祖国》暨沈阳市全民阅读名家名篇朗诵会,开展涉老文艺演出150余场。在公园、广场等场所安装配置适合老年人健身使用的健身器材设施200套,举行沈阳市第十八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大会等多项老年人赛事活动,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健身活动、讲堂等770场次。
敬老月户外大屏宣传图
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出“沈阳老龄问题面面观”系列短视频作品、在《晚晴报》开设专栏,宣传老龄工作成果及相关政策。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265件次,处理涉老各类案件300余起。优化老年宜居环境,投入25.99亿元对26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全市所有银行网点均配备基础助老设施,上线推广使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32辆。“敬老月”期间,走访慰问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并制发“百岁寿星荣誉证”,举行志愿服务、文艺演出、书画创作、摄影展览、体育健身等主题活动千余场。
银发经济大力发展。推动出台《沈阳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沈阳新松机器人等7家企业推出9款产品入选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举办老博会、旅居养老推介活动、“银发大集”产品展示活动。加强养老金融工作,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基金设立,加快建设浑南、苏家屯等养老产业园区,助力沈阳银发经济发展。
(撰稿人:王嘉琪,审核人: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