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沈阳民政这五年】砥砺奋进守初心 创新赋能护童心(2025/04/11)
时间:2025-04-11 来源:沈阳市儿童福利院 文字大小:    

编者按:往昔峥嵘岁月,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守正创新,持续用心用情用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为此,市民政局推出《沈阳民政这五年》系列报道,系统回顾过去五年全市民政领域工作成果,为奋力开创沈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今天,我们介绍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砥砺奋进守初心,创新赋能护童心!


五载耕耘、初心如磐。市儿童福利院在夯实“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基础上,推进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发展,持续完善儿童权益保障体系,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以“深耕细作勇突破”的务实精神,稳步形成“养治教康社”一体化合力,探索“开门办院”模式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聚焦服务孤残儿童的主责主业,积蓄基础服务动能。织密儿童“养育网”,完善类家庭养育模式、建立青少年宿舍,合并中度、重度残疾儿童疗区,实现62名残儿精细养育。织密儿童“健康网”,与安宁医院、儿童医院等定点医院深度合作,年均门诊救治约1000人次。织密儿童“教育网”,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年均授课约1000学时;落实普通教育学业护航,儿童保研、考研频出捷报。织密儿童“康复网”,获批“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康复训练年均约9000课时;织密儿童“福祉网”,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系,社工服务年均约1000人次。新旧服务动能叠变,推进“开门办院”工作模式,面向院外困境儿童拓展“康复、特教、社工、未保”等服务职能,覆盖全市8000余名困境儿童。

二是以“立足一域谋全局”的魄力破局,创新转型推进“特色未保”沈阳品牌,着力扩大“儿童帮扶服务”覆盖面。推动市级未保体系建设,抓实“12345”未保服务热线24小时接线服务,介入案件41例。开展儿童工作者业务培训,累计培训84课时,覆盖6000余人次。链接各类企业、爱心团队30余家,筑起未保工作社会参与阵地。开展政策法规宣讲“进社区、进学校”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册、书籍5000余份。“辽蕾计划”项目圆满收官,五轮走访累计3000人次、点亮微心愿505个,发放慰问礼包1800个,开展集体活动64场,服务对象满意度达100%。

(图:市未保中心为院外困境儿童“过生日”)

三是以“功在当下利长远”的战略眼光,用心用情打造“暖爱”收养品牌项目,保障孤残儿童“高品质回归家庭”。开展三年“暖爱”系列收养工作,总计32名儿童被收养,收养数量全省第一。创新打破收养地域限制,分三批次通过媒体面向全国公告41名儿童,其中27名儿童被收养,实现我院大龄、病残儿童国内收养零突破。创新开展高品质寄养,解决院内部分大龄儿童“因融合期较短适应慢而未被收养”的问题,筛选“高收入、高住房、高学历”的家庭,先寄养后送养、以寄养促收养,最终4名儿童成功匹配并被收养。创新探索永久安置途径,将院内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通过法律判决的方式将监护权转移到我院,最终1名儿童成功被收养。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我院将始终锚定“关爱儿童”的主责主业,以务实为航向、以攻坚为动能、以创新为引擎,把稳机构深化改革之舵,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撰稿人:罗舒月,审核人:冯继红)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