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民政局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沈阳民政这五年】打造生态惠民新殡葬 竭力办好百姓身后事(2025/04/11)
时间:2025-04-11 来源:沈阳市民政局 文字大小:    

编者按:往昔峥嵘岁月,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守正创新,持续用心用情用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为此,市民政局推出《沈阳民政这五年》系列报道,系统回顾过去五年全市民政领域工作成果,为奋力开创沈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今天,我们介绍沈阳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打造生态惠民新殡葬,竭力办好百姓身后事!


五年来,沈阳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节地生态、智慧便民、普惠共享”为主线,不断创新惠民举措,在推动殡葬改革、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沈阳殡葬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殡葬制度。一是编制《沈阳市殡葬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24—2035年)》,建立“人口-土地-需求”动态模型,精准规划未来20年殡葬设施布局,预留土地集约空间30%。二是修改市政府规章《沈阳市殡葬管理规定》,修订了《沈阳市公墓管理办法(试行)》,构建“规划-审批-监管”全链条管理体系,推动历史遗留公墓问题整改,实现殡葬服务全流程法治化。三是出台《沈阳市遗体运输车辆管理规定》,明确“96144”为全市唯一官方接运专线号码,源头治理“黑车”乱象,规范了殡葬车辆的管理。

2024年龙生墓园第四届节地生态草坪葬

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上级资金,做强硬件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798万元,对法库县新建殡仪馆和沈北新区新建殡仪馆2个殡仪馆进行了原址新建,新馆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改善群众的治丧环境;同时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200万元为我市5个殡仪馆购置火化炉15台,遗体火化处理能力提升20%。申请上级福彩公益性750万元,对3个殡仪馆老旧火化炉和环保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遗物焚烧尾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建成“沈阳智慧殡葬平台”,集成遗体运输监管、遗体火化、遗体寄存和骨灰寄存等服务预约、费用公示等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全程透明”,服务效率提升30%。

2024年沈阳龙泉古园“情系孤老”公益草坪葬活动

持续做好节地生态工作。加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节地生态安葬的宣传,推行“海陆”立体节地生态安葬。做好节地生态政策宣传,通过落实节地生态补贴资金和提高海葬补贴标准,节地生态安葬数量逐年递增,累计完成节地生态安葬骨灰3.7万份,节约土地3.7万平方米。持续保持我市节地生态安葬数量全省第一,全国同等城市领先。

落实普惠殡葬兜底政策。一是推行“6+5”费用减免政策(6项基础服务免费+5类群体专项补贴)。近五年来,惠及8.1万困难群众,减免费用8510万元,政策覆盖率100%。二是创新开展“惠民殡仪进社区”活动,通过“人文公祭·情满沈城”系列宣传方式,将评选出的12家优秀殡仪服务机构推介给群众,制定2560元标准化服务套餐,进一步规范全市殡葬服务市场。


(撰稿人:刘振兴,审核人:孙利涛)

版权所有:沈阳市民政局|网站地图|维护制作:沈阳市民政局 辽ICP备10016557号
联系电话:024—23468801 网站识别码:2101000054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479
沈阳市民政局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468801
Copyright(c)shen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