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养老金融资源交流对接活动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整合养老与金融资源,促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近日,由中共沈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沈阳市民政局、沈阳市老龄办联合主办的“2025沈阳·畅融工程——养老篇”暨沈阳市养老金融资源交流对接活动在东软集团盛大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政府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企业等230余家单位的负责人,共谋养老金融创新发展之路。辽宁省民政厅、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
沈阳市养老金融资源交流对接活动
活动现场,我市知名养老企业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万怡禧瑞(沈阳)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沈阳泉辉国际老年康复有限公司就银发经济、康养项目进行经验交流。大东区仁爱畅晚养老照护之家、辽宁德澜医院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就居家社区养老可持续发展模式、“互联网+医康养”等实践角度进行推介。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盛京银行、中国人寿财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和泰康人寿6家金融机构就金融如何助力我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推介。东软集团介绍了与市民政局、沈阳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项目—“盛情康养”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活动中还发布了《沈阳市养老金融资源手册》。
沈阳市委金融办副主任王熙致辞
沈阳市委金融办副主任王熙在致辞中向驻沈金融机构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依托“2025沈阳·畅融工程”品牌势能,建立市场化、多渠道的融资服务矩阵。二是建立分层分类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支持适老化产品研发与老年消费升级。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养老”等技术,实现金融服务与养老生活的无缝对接,增强老年人的金融服务体验感与获得感。
沈阳市民政局局长孙海燕在总结发言
沈阳市民政局局长孙海燕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养老金融资源对接在当前老龄化背景下至关重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能够打破行业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的高效融通,找到各方在养老事业中的“最大公约数”,将养老金融从理念层面切实落地为改善民生的具体成果。此次活动旨在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养老服务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养老金融生态体系,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其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全市银发经济发展水平。
孙海燕强调,此次活动将对养老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及老年人影响深远。一是为企业“解难题、拓空间”,有效突破企业融资困境,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助力其提升养老服务与产品质量。二是为金融机构“谋创新、寻机遇”,金融机构可以此为契机,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开拓养老金融市场,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三是为老年人“增福祉、添保障”,老年人作为最终受益者,将享受到更为丰富的养老服务项目,金融业务办理流程也将大幅简化,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将显著提高。
孙海燕表示,未来,民政部门将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合作,积极行动,全力当好“协调员”、“服务员”、“监督员”,出台“养老金融十条”等针对性措施,完善供需对接平台,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全力保障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稳健前行,并呼吁各方持续携手,共同绘就沈阳“老有颐养”的美好画卷。
(撰稿人:沈华,审核人:阎韡)